今天去參訪,其實心情好鬱悶
除了堆積如山的事情還沒做以外
真的就是不知道怎麼面對有的沒的心情
今日的參訪倒是給我一種收穫
其實我沒參與過這麼....這麼農村的"地方"
我就不打關鍵字了,我很怕被認出
我可能會覺得,參訪就是一種學習吧!?
也許無論如何我應該都可以有收穫
今天看了一些自然生態我覺得都很好
我可以理解這個地方資源、人力都不夠
最近一直發現,資源連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感覺我們沒有那麼多力,但透過資源連結卻可以成大事
同時還是得必須知道,我們怎麼變成"共同"創造
直到中午過後,就是產業行銷的開始了
我不否認產業的重要性,它是一個支持的最大來源
但PPT除了行銷,我好像沒看到太多內容
也許看見感恩活動辦得很好
也許是這裡人很少,所以很正常
不過PPT呈現的不夠多到讓我覺得是這樣
我有時候一直思考,領有這樣補助的地方
要達到大量行銷很難嗎?畢竟經費很多.....
人如果有利益的狀態下,怎麼會覺得不好??或不願意??
但就是少了一個人情味
啊!對!就是人情味!!!!
上週那四個我可能有這樣的感受
但這次這個...也許跟局處不同,所以看到的內容有所差異??我不確定...
可能我得要去釐清這個問題
當下我一直覺得非常棒!雖然一看就知道很多東西都是錢砸出來的
很多資源都是用來"培訓",不是共創地方福利,而是營利
我好像明白為什麼老闆總告訴我不要找這種領有"大量補助"的地方了
不過為什麼我聯想到這件事
其實是我們回家之後要去搭捷運
有人突然跑來問我....這些小農哪裡來的?
我就說...合作的啊!這很正常吧?
不過聊完之後我馬上有一種感受
我們賣的東西是一種"推廣"在地特產
所以我們也不是非常著重於這個東西(我感覺啦!)而是如何營造整體,運用凝聚力來創造優勢
但他們不是,而是大家為了做這件事情(可能得到營利?)而做
加上我在PPT時聽到一些關鍵字
像是一開始的產能跟現在的產能差異,如何增加大量產能
唯一讓我有感受的只有大家一起來煮飯,然後邀請家人聚集在一起的畫面
然後又聊到了青年....有青年志工嗎????
我也一直思考,怎麼尋找這樣的人才
這次的參訪裡我覺得唯一最讓我有思考性的就是尋找青年人才
但...到底怎麼執行實在未果,我覺得誘因不一定是給$$
而是創造人家自己來的誘因
這內容我有跟我們會計聊過
因為我自己知道大家想要什麼
可是我怕的就是已經過時了......
很多東西,會一直改變型態的....
所以我不知道現在做這個有沒有意義...
我覺得最重要的永遠是創新吧....
不要一直把自己鎖在自己的同溫層世界
而是走出去,跨出那步,勇敢的讓年輕人做
(我指的是在地年輕人,不是我一個)